第(2/3)页 郑铁山取出买来的烟,两盒给了段天明,两盒交给郑好。段天明也没有客气,把烟收到身上。 走到门外,昨天草垛燃烧的灰烬还没有打扫干净。被风一吹,扬的到处都是。 段天明拍了拍车后座的灰,对郑铁山说:“郑叔,我那里还有不少花生秧,喂牛正好,改天让二虎给你送来。”郑铁山问:“多少钱?”段天明说:“什么钱不钱的,闲着也没有用。” 段天明媳妇叫桂花,她娘家在紧邻煤城的岳泰市大张镇,离郑好住的龙山直线距离有五六十里路。 从他们这里去大张镇,如果走公路要绕道夏镇,多出三四十里。 段天明选择了抄近路,几乎全是山路,余下的是乡间小路,蜿蜒曲折,再加上前些时间尚未融化的积雪。两个人行的极为艰难。 他们一会在山顶,一会又到了山下,期间还穿越了大大小小六七个村子。 由于快到春节,在经过村子时候,郑好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小孩子在路边奔跑放鞭炮。空气中还隐约嗅出油炸食物的香味混着鞭炮的火药味。这味道让郑好感觉既亲切又陌生。 由于小孩子在路上穿梭来去,段天明就不敢骑的太快,他对郑好说:“计划生育虽然这么严,可还是有这么多人。” 郑好说:“没有人,这么多的田地谁去耕种,没有小孩子们的嬉闹,到处死气沉沉,过年还有什么意思。” 段天明说:“中国人太多了,什么东西人均一分就所剩无几了。所以我们总是比外国人落后。” 郑好说:“人其实不仅仅是有一张嘴,还有一双手。人一生创造的东西,要比消耗的东西多得多。”段天明说:“你的思想不符合我们的计划生育国策。” 两个小时后,段天明指着山下的一处平原说:“前面就到了。”郑好见山下是一望无际的平原,再也没有一座山。 段天明说:“那盖满楼房的村子就是大张镇。”郑好见这个镇要比夏镇繁华许多。到处盖的是二层三层的小楼。段天明说:“你嫂子给你介绍的那个姑娘就在这个镇上。” 说完他停下车子。对郑好说:“我们都去见丈母娘,要整理好衣服。” 郑好一愣,但随即明白。他的丈母娘当然是准丈母娘,但自己的丈母娘可能只是未来的吧!还不确定。 郑好下了车,活动了一下冻僵麻木的手脚。整了整身上西服,端正了一下脖子中的领带。 段天明说:“把你身上的烟给我。”郑好不明所以,把身上的烟掏了给他。 段天明接过烟放在自己兜里,又从另一个兜里掏出两盒烟,交给郑好说:“这烟好一些。二十元一盒。现在岳泰这边经济比煤城发达。农村人也讲究,并且好攀比。” 郑好说:“谢谢你,天明哥。”段天明拍了拍郑好肩膀,笑笑说:“农村人情世事其实要比城里复杂的多,学者点吧,兄弟。” 下山路上,段天明告诉郑好,“见到女方,不妨把自己条件吹一吹。现在这些女孩子,都是大城市见过世面的,眼光高得很。不要有什么说什么,人老实会吃亏的。” 大张镇的房子,街道都是统一规划的,显得整齐好看。可是一旦统一就失去了原有的个性,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子长短宽窄分毫不差。反不如龙山有特色,让人感觉亲切。 段天明驮着郑好,穿街过巷,七拐八绕,在一座三层小楼前停住。 第(2/3)页